编者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设想的。保持党的正确领导,是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归纳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革命、建设及改革时期有关保持党的正确领导的思想及经验,重点提炼他们对于中国共产党如何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运用集中统一的领导方式、正确发挥各级领导核心的作用等方面的思考,可以为探究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实施正确领导的各项支撑条件奠定基础,为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执政的规律提供重要视角。
如何保证执政党的正确领导与决策,是实行现代政党政治国家都要面对的重大政治课题。在不同政党体制与执政背景下,执政党是否能够实施正确领导与决策可能取决于不同的要素,但其中的一些关键性要素对于任何执政党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执政党的政治代表性、领导方式以及关键性人物的决断等。这些关键性要素对执政党正确领导与决策的支撑作用能否发挥依赖于在特定政党体制及执政背景下一系列特定的支撑条件,当这些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时,关键性要素的支撑作用就会丧失,任何执政党都将难以保证其领导与决策的正确性。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要保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需要把握决定党的正确领导的关键性要素及其支撑条件。
一、政治代表性与党的正确领导
从政治上代表及综合社会各阶级阶层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并按照法定的程序将其转化为国家政权机关的行为,是执政党的一项重要功能。执政党政治代表性的缺失,是执政党与社会脱节并走向危机的重要特征。从众多执政党的历史经验及教训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政党能不能从政治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这个政党能不能成为人民的代表者和领导者的根本问题,也是实施正确领导与决策的前提与基础。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广泛的政治代表性,一要从政党性质上观察其是不是致力于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二要从政治信任的角度判断其是否始终得到人民的信任;三要从政治代表能力上观察其代表人民的广泛程度以及代表的人民利益的长远性。
从政党的性质看,中国共产党是致力于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从政治信任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长期信任。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人民拥戴和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党、执政党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它是代表并且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掌权和执政的。从政治代表能力上观察,中国共产党具有代表及综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能力。共产党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它要实现的是工人阶级及全人类的解放。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革命、建设及改革的各个阶段都提出了明确的政治任务、政治目标和政治方向,制定了实现这些任务、目标和方向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向人民说明了路线、方针、政策与他们当前及长远利益的关系,这一过程就是党从政治上代表人民利益的过程。
只有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才能形成正确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根本问题。
(一)向群众学习
在众多重大问题上征求群众意见,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工作方法。任弼时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2周年而写的文稿中指出,向群众学习,了解他们的呼声与需要,是正确领导的前提。1995年,江泽民在谈到新时期领导干部带头身体力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时指出:党的领导、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汲取人民的智慧,尊重人民的创造,接受人民的监督。这里既有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共产党人的工作方法。
(二)向党员干部学习
通过党内充分的协商酝酿,可以促进上下级、同级之间的意见沟通,可以克服仅依据少数人或一个人偏好就独断决策的弊端,有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党内能够达成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决策的重要保证。2012年党的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四条有关党员权利部分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党员有权利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三)协调好多数与少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是代表及综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内容。1943年,任弼时在《关于党的一元化领导问题》一文中针对“党的主张不全代表人民的主张”的观点提出了许多代表人民意见的主张和政策,这些具体政策,都是从照顾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利益出发,同时也照顾了少数地主资本家的利益;照顾了现在也照顾了将来的。因此,笼统地提出党的主张不全等于人民的主张,是完全错误的。革命战争年代如此,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同样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4年,胡锦涛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领导干部都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为此,“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中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妥善协调和处理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切,坚决防止及纠正没有正确对待群众切身利益与利益诉求的行为。
二、领导方式与党的正确领导
执政党的领导方式是指执政党实施领导行为时所展示出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它是直接影响领导效能的重要因素。执政党的正确领导这一概念本身包含着对执政党的领导方式正确性的要求。
党的一元化领导,即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并坚持的领导方式。在当代中国,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如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如何等等的一切,全系于中国共产党一身。国家搞得好,人民满意,是我们党的光荣;国家搞得不好,人民不满意,是我们党的失职和耻辱。所以,党要管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全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等的都要管。其次是党要“协调各方”,也就是说,要把各方面的力量协调起来,形成合力。
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集中统一的领导方式展开其领导及决策行为,能否正确运用这种领导方式,是关系到实现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重大问题。
(一)对党的领导机关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是全党服从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合法性基础,也是确保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正确性的前提
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比较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区别时,指出共产党具有“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的重要特征。1945年5月,刘少奇在《论党》一文中进一步强调不要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割裂开来。在新的历史时期,胡锦涛进一步提醒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这是党和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
(二)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贯彻中央精神,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得以正确实施的重要保证
任何具有地方特点的工作部署都必须以贯彻中央精神为前提,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同时也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创造性地贯彻中央精神。不顾客观实际,对中央精神照抄照搬的工作思路对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将会产生负面影响。习近平指出:维护中央的权威,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央保持一致,并不是照抄照搬,而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维护中央的权威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结合起来。在新一届党中央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之后,习近平强调: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
(作者:袁峰,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社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